MeToo受害者发声「却遭二度伤害」 吴晓乐歎:弱者被要求体谅强者

点我 韩禁漫-写真套图在线看

记者萧采薇/台北报导

以性暴力为题的短片《我的秘密Vlog》与《夜车上的飞蛾》,反思旁观者视角,并传递「不要害怕寻求帮助、不是你的错」等讯息。论坛主题以《MeToo─说出来,然后呢?》为题。曾透过脸书揭露自己在职场上遭遇性骚扰的作家吴晓乐回想,坦言当时隐约有种应该要讲却还是不想讲的感受,「那好像是準备要去撕开一个你不晓得那到底是什么的东西,以及不晓得这几年来你到底有没有好?」

▲《公视主题之夜SHOW》探讨性暴力,邀请作家吴晓乐(左起)、精神科医师邓惠文,人本教育基金会校安中对谈。(图/公视提供)

▲《公视主题之夜SHOW》探讨性暴力,邀请(左起)作家吴晓乐、精神科医师邓惠文,人本教育基金会校安中对谈。(图/公视提供)

台湾「MeToo运动」于2023年5月开始,一连串性骚扰事件被曝光,因台剧《人选之人-造浪者》的金句台词「我们不要就这样算了」,许多受害者选择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故事。《公视主题之夜SHOW》在企划徵选公民来宾阶段即引起广大迴响,本集节目共29名公民朋友齐聚一堂,多位公民更勇敢在镜头前分享遭遇性暴力事件后所经历的创伤、转变及自我重建过程。

吴晓乐不讳言自己对于「说出来」感到恐惧,也无奈提到受害者面对社会风气会再承受二度伤害的困境,「这跟台湾社会一个很大的文化有关,就是通常弱者会被要求要去体谅强者,以及通常弱者会被教导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一定是你误会了什么」,吴晓乐进一步谈到曾协助过的家内性侵害个案状况,更心痛地提出质问,「我其实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们社会一直对于那种权力还有大局,有非常大的迷恋跟崇拜?」

▲《公视主题之夜SHOW》探讨性暴力,邀请作家吴晓乐(左起)、精神科医师邓惠文,人本教育基金会校安中对谈。(图/公视提供)

▲《我的秘密Vlog》揭示儿童性暴力的发生情境。(图/公视提供)

张萍以处理校园性侵案子长达二十年的经验分析,「说出来」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她举例职场和校园等场域的「权势性侵」案例表示,「他们很容易用社会既有的贞操观,去绑架受害人」,社会对性侵害有很多迷思,包括会想像一个完美的受害人,譬如要很端庄,要有抵抗,但这些检讨都没有意识到性侵害背后,其实是一种「权力不对等关係」,整个社会的贞操观让受害者有羞耻感,致使他更不敢说出来和提告。

根据现代妇女基金会调查指出,有高达4成的受害者不曾向任何人提及受暴事件,大多担心证据不够充足,或害怕案件带来的羞耻感破坏原有的生活秩序,而独自承受创伤。在论坛讨论的投票中,有近8成的公民来宾表示「说出来后不被相信」是最沉痛的难题,有些反倒遭遇质疑的声音,例如,「你是不是就是把自己放入险境」、「为什么要给加害人贴标籤」、「谁叫你那么笨」等言语攻击,导致受害者在过程中陷入自责跟自我怀疑的情绪困境,又造成更大的伤害。

▲《公视主题之夜SHOW》探讨性暴力,邀请作家吴晓乐(左起)、精神科医师邓惠文,人本教育基金会校安中对谈。(图/公视提供)

▲《夜车上的飞蛾》揭示女性可能遭遇的性暴力事件。(图/公视提供)

曾遭受熟人性侵的公民来宾JC在描述创伤经验时一度激动哽咽,「我知道讲出来绝对没有用,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但伤口如果你不剥开他,不去疗癒,你是完全不会好的。」录影后,有来宾对多名受害者再次揭开创伤的勇气有感表示,「很高兴你终于承认你是受害者了,第一件事是我不孤单,然后是我很开心有人愿意看见彼此的伤痛。」

 

点我 韩禁漫-写真套图在线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