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电影的女导演比例是0% 张艾嘉38年前绝美剧照出土

点我 韩禁漫-写真套图在线看

记者萧采薇/台北报导

「台湾新电影」时期的侯孝贤、杨德昌、陈国富、吴念真等,诞生许多赫赫有名的电影人,但这些耳熟能详的创作者中完全没有女性的身影。影视听中心在今年6月以「她」的视角,回望台湾新电影时期,举办「她的新电影」专题,放映珍贵少见的女性影人作品,让过去幕前幕后的她们成为今日的主角。

▲「她的新电影」专题同时探索新电影中不同位置的女性电影工作者的贡献。(图/影视听中心提供)

▲张艾嘉(图左)因电影《最爱》入围第23届金马奖。(图/影视听中心提供)

在台湾新电影时期,女性是隐性却关键的存在。八〇年代,随着台湾社会的女性自觉与女权运动兴起,内容已开始出现对女性形象的多元呈现,给人前卫进步的印象,但当时的电影产业本身仍传统刻板地由男性主导,女性难以获得与成就相应的认可与机会。

在大量的新电影论述中少见她们的贡献与足迹。少数女电影工作者如张艾嘉、王小棣、黄玉珊虽时常与「新电影」有所连结,但三人的长片创作并非在新电影的脉络下完成——严格来说,台湾新电影的女性导演是缺席的。

▲「她的新电影」专题同时探索新电影中不同位置的女性电影工作者的贡献。(图/影视听中心提供)

▲《杀夫》改编自李昂1983年获奖同名小说作品,描绘当代社会对女性的凝视与期待。(图/影视听中心提供)

「她的新电影」专题分为两大单元:「新电影里的她」和「新电影外的她」,包含29部精彩、且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前者探索新电影中不同位置的女性电影工作者的贡献,比方在多部新电影作品担任副导,且与侯孝贤、陈坤厚、张华坤共组万年青电影公司的许淑真。

后者则展映八〇、九〇年代在新电影历史论述视野之外的女性创作者与作品,这些纪录片、实验电影从未进入新电影论述的视野,但它们真切地描绘女性影人们相似的生命经验,更体现出这股源源不绝的女性创作能量。

▲「她的新电影」专题同时探索新电影中不同位置的女性电影工作者的贡献。(图/影视听中心提供)

▲电影人许淑真曾与侯孝贤、陈坤厚、张华坤共组万年青电影公司。(图/影视听中心提供)

「她的新电影」专题开幕片特别选映由影视听中心数位修复、曾壮祥导演的《杀夫》,进行亚洲首映。本片改编李昂1983年获奖同名小说作品,故事深刻描绘当代社会对女性的凝视与期待,适切地呼应专题概念,具有其不可取代的象徵意义。

《杀夫》数位修复版同时刚结束在义大利远东影展的世界首映,入选回顾单元 (Retrospective),受到世界影人的热烈肯定!此外,还有艺术家洪玮伶策划的延伸实体展览「当她们做电影」,以及近130页的重量级专题别册和多场讲座将带大家更深入了解新电影背后故事及女性电影工作者的贡献。

▲「她的新电影」专题同时探索新电影中不同位置的女性电影工作者的贡献。(图/影视听中心提供)

▲「她的新电影」专题同时探索新电影中不同位置的女性电影工作者的贡献。(图/影视听中心提供)

本单元展名选择「她」而非「她们」,是因为相对于新电影的男性同侪,这些女性影人在当时难以形成集结的力量,进而组成互持的共同体;并强调以个体视角重新凝视新电影,揭示各自的生命历程和电影视野,重构另一种时代叙事,对新电影进行再想像。

 

点我 韩禁漫-写真套图在线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