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改编成3影视作品! 白先勇点名这版「杨教头」印象深刻

点我 韩禁漫-写真套图在线看

记者黄庠棻/台北报导

公视旗舰艺文纪录片《艺术很有事》製作《孽子里的青春鸟回来了》,向先驱白先勇致敬,探讨《孽子》自问世40余年来,从小说、电影、电视剧到舞台剧的多次改编,以及台湾社会变迁对同志族群的影响,观众更透过纪录片综览三种艺术形式的呈现,回味与对照解严前后时代氛围,以及对同志议题尊重与讨论。

▲白先勇作品《孽子》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图/公视提供)

▲公视旗舰艺文纪录片《艺术很有事》製作《孽子里的青春鸟回来了》。(图/公视提供)

《孽子》于2019年荣获法语最大报纸《Le Monde世界报》,颁赠自1944年起的一百本世界各国最佳小说,不仅为两本华文作品之一,更是台湾唯一入选的小说,也为近代同志运动揭开了序幕。

▲白先勇作品《孽子》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图/公视提供)

▲白先勇作品《孽子》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图/公视提供)

首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是1986年由虞戡平执导的《孽子》电影版,该片上映也记录下解严前夕台湾社会对同志议题讨论的不安。2003年曹瑞原导演执导的公视文学大戏《孽子》,播出后大受好评,甚至连播五次才下档,更创下了多项纪录,像同志身分在媒体的呈现上不再只是负面或是避之唯恐不及,同志情慾戏描写不会避重就轻等,提供社会很多讨论的可能性。2014年《孽子》被改编为舞台剧,由曹瑞原导演执导,2020年经典重演。

▲白先勇作品《孽子》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图/公视提供)

▲虞戡平导演。(图/公视提供)

谈及创作初衷,白先勇表示「我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换成文字。」小说扉页写下「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徬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这段话,即使在四十年后的今日,仍令人动容。

▲白先勇作品《孽子》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图/创作社提供)

▲白先勇作品《孽子》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图/创作社提供)

对于多种艺术形式的诠释,白先勇认为各种改编都具有独特价值。他表示虞戡平的电影版「如同破冰」,而电视剧因受众广泛,感动许多同志族群。至于舞台剧,则因空间限制,反而激发了观众的想像力。白先勇特别讚誉虞戡平导演勇敢拍摄华语电影首部以同志议题为核心的电影,并大讚孙越饰演的「杨教头」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白先勇作品《孽子》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图/公视提供)

▲白先勇作品《孽子》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图/公视提供)

虞戡平笑谈电影首映一天就被停映时,行政院新闻局电影检查处曾派人到戏院检查,发现电影公司私自接回原先被剪的11个片段,因而要求次日停映,并将所有拷贝重新剪辑。

国家影视听中心董事长褚明仁表示,该中心去年数位修复完成电影完整版,让现今身在同志平权的民众有机会去感受到解严前那个压抑、同志被警察抓的那个时代,前人如何从那个时代走来,他有感而发地说「台湾很幸运的,在大家努力下,就这样走到今天。」

▲白先勇作品《孽子》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图/公视提供)

▲国家影视听中心董事长褚明仁。(图/公视提供)

曹瑞原则分享,他在40岁生日前夕与白先勇偶遇,获得对方力挺,最终成功说服公视製作《孽子》电视剧。后来,应书法艺术家董阳孜与白先勇之邀,曹瑞原转战执导舞台剧,延续《孽子》的经典与精神。白先勇分享,舞蹈总监吴素君带领前太阳剧团舞者张逸军与演员周孝安以舞蹈诠释狂情烈爱的「龙凤传奇」,至今难忘。

▲白先勇作品《孽子》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图/公视提供)

▲曹瑞原导演。(图/公视提供)

点我 韩禁漫-写真套图在线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